— nba直播在线观看免费小九/产品中心 —

【向“新”出发·万千气象看四川】竞逐“新赛道” 看“中国科技城”绵阳如何乘势而上迈向科创新高地

时间: 2024-07-05 08:01:15 |   作者: nba直播在线观看免费小九/产品中心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绵阳2月19日讯(四川新传媒集团特别报道组记者 刘佳慧)全球规模最大的医用回旋加速器生产基地在这里建成投产、拥有全亚洲最大的综合性电工绝缘材料厂、中国西部最大“高倍率圆柱锂电池”生产基地产能国内领先、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型储能电池之都加速崛起……

  在四川绵阳,这座因“创新活力”腾飞的“中国科技城”,核医疗健康、激光技术应用、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空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全面开花”,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势头“火热”。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竞逐未来产业新赛道,绵阳,无疑成为“排头兵”。

  近年来,绵阳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对标省内领先、全国进位,响亮提出“三年攻坚、五年倍增”目标,培育壮大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四大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工程和核技术应用、激光技术应用、新型显示、光伏储能、磁性材料、智能机器人及无人机、连接器及传感器、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链工程,前瞻部署未来产业,构建“4+8+1”发展新格局,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实力和现代化水平。

  在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聚酯薄膜一车间里,巨大的聚酯薄膜生产设备正在快速转动着,一卷卷薄膜源源不断生产出来,随后运输到包装间,等待出货。其余各条产线也是满负荷生产,工人们正全力赶制产品订单。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新材料研发、制造、销售的科技型公司,东材科技是全国乃至全亚洲最大的综合性电工绝缘材料厂,已经持续领先30年。

  其主营产品包括新能源材料、光学膜材料、先进电子材料及环保功能材料等,广泛应用于发电设备、特高压与智能电网、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成为国内绝缘材料品种配套最为齐全的制造商。

  “在先进电子材料领域,我们是国内品种最齐全、配套能力最完善、技术服务最全面的高端PCB用特种电子树脂供应商。”东材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

  而这只是绵阳围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示范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缩影。

  目前,绵阳正加快建链延链补链,推动新领域新赛道产业集群成势,形成新产业形态、塑造新竞争优势。

  一方面,深入实施产业“链长制”推进机制。2023年创新成立现代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围绕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建立了产业链“链长制”,按照“一条产业链、一家链主企业、一名首席科学家、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扶持政策”的工作模式,推动产业培育发展。

  另一方面,全力打造产业集群矩阵。大力实施“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行动,以“赛马”方式激励各地产业竞相发展,已经培育绵阳高新区1个千亿级产业园,计划培育四川绵阳工业园、江油高新区、安州高新区等3个五百亿级园区,全力打造国、省、市级产业集群矩阵。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绵阳还将在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赛手企业,涌现一批原创性的技术验证场景和产品应用场景,形成一批以创新平台、领跑赛手、应用场景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支撑”。

  2023年,绵阳入选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50强第17位,获评全国十大最具科技创新潜力城市。并成功入选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位列2023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66位、两年提升19位、是全省进位最快的城市;获评2023年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第46位……

  回望2023,绵阳交出的这份“成绩单”尤为振奋。这背后是“实干”也是“底气”,是绵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把绵阳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的有为之举。

  历数近年,绵阳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科技立市战略,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打出了一系列支持创新攻关的“组合拳”。

  聚焦服务“国之大者”,绵阳开展“招院引企”,聚力攻克“卡脖子”领域,全面链接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就近转移转化,相继建成运营航空动力科技创新中心、光子技术研究院、涪江实验室等平台,加快组建天府产业技术研究院,促成12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

  在优化产业创新生态上,绵阳提出优化“科创+产业+人才+金融”创新生态圈,不断完善用好“科创十条”“人才十条”“金融十条”等政策举措,加快布局一批成果转化项目、前沿创新平台、共性技术研发中心,设立“科技顾问”和“科技助理”,建设科技银行,打造科创基金小镇等支撑平台。

  此外,通过制发《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作推进方案》,创新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开展“镇园之宝”培育等“七大攻坚”,出台“园区10条”,建立“1+1+N”政策支撑体系。

  绵阳,逐步培育覆盖企业创新、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创新全链条的政策“沃土”。

  政策支持下,一批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北斗三号导航民用芯片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自主化无载体镥-177同位素生产入选“近年来核技术应用领域十件大事”,核电用扁钢打破国内热轧扁钢最薄纪录……

  数据是最生动的注脚。绵阳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瞪羚企业18家、国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70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目前,绵阳已建成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7家、国省级重点实验室3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5家。

  以科技为名、因创新而兴。在向“新”而行的这条道路上,绵阳正广泛汇聚创新要素,积极畅通供需两端,持续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座城市正奋力向上生长,也向着科创新高地不断迈进。(部分图片由绵阳市委宣传部提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Tel
Mail
Map
Share
Contact